初唐四杰杨炯怎么读 初唐四杰的杨炯简介

说起初唐四杰,脱口而出就是王、杨、卢、骆,即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,可为什么是这个顺序,而不是骆、卢、杨、王,也不是杨、骆、王、卢这样的排序呢?那是因为初唐四杰是有排名的,而大家熟悉的顺序,就是其名次。较好名杨炯曾亲口说过:“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” 显然当时就已经是这样排名,而杨炯对此不满意,认为他的文学成就“愧在卢前”,也就是说不如卢照邻,“耻居王后”,但是以排在王勃之后而感到羞耻,认为他要比王勃强。

杨炯虽然有意见,但历代文人学士大都认同这个排名,因为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太惊艳了,恰巧生命又随之消逝,于是王勃就凝结在了那个较好。就像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,因为死的早,死在较好美的花季,于是不可超越。所以虽然当时的宰相张说认为“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,酌之不竭,既优于卢,亦不减王”,(杨炯文思如泉涌,比卢照邻强,也不亚于王勃。)但杨炯还是当了千年老二,而且要继续当下去。

不过杨炯当“公务员”的时间的确比王勃早, 9岁就被举为神童,唐朝的神童举跟宋代的童子科差不多,被保举上就可以排队等政府安排工作了。就如 同一时代的刘晏,七岁时,被选为神童,八岁做了太子正字。但杨炯却没有刘晏那么幸运,一直没有排着官,于是在上元三年(即公元676)又应制举(一种皇帝主持的临时性考试)及第,这回被授予校书郎官职。这里我很想吐槽一下,其实正字和校书郎这两个官职差不多,一个是检查错别字,一个是校订典籍,可人家刘晏八岁,杨炯已经26岁了。

但杨炯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26岁还“童言无忌”,讽刺当朝大臣们是“麒麟楦”,问其原因,他说你看那些杂耍艺人,把画着麒麟样子的布蒙在驴身上,翩翩起舞,等到结束,把布拿下来,驴子还是驴子,并没有变成麒麟,就是说大臣们都是驴子。这就是“麒麟楦”的典故出处。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一贯是恃才傲物,言语尖刻,因此祸从口出,得罪了许多人,被大臣们忌恨,于是伺机找了个借口,把他贬到梓州(现在的四川东北部)当司法参军。可惜他并没有从中取得教训,而是把气出在了下属身上,为政严酷,属下若有过失,便施于严刑,或者杖杀,借此发泄对现实的不满。

杨炯在诗歌上的性格和他在官场上的性格一样,也是锋芒毕露,绝不妥协,对当时流行的齐梁诗风、宫体诗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,自觉的担负起了改革文风的重任,王勃去世之后,杨炯在为他作的《王勃集序》中明确写出,龙朔年间以来的诗歌,只会从小处入手,雕章琢句,……毫无风骨可言,更无刚健气象,希望能改革这种弊端,光大诗歌的事业。而杨炯也的确做到了

于是,杨炯在诗人们还执意于赞美宫廷楼阁、闺闱女儿的时候,便另寻蹊径,走向了高山,走进了大漠,走进了更广阔的天地,更广阔的人生,用他的诗歌,为后人杀出了一条血路,这条血路,通向秦时明月汉时关,通向飞鸟难攀的蜀道,通向波澜壮阔的沧海,通向广袤无边的大漠,为唐诗打开了潘多拉盒子,唐诗便如鱼跃龙门,自此脱胎换骨,走向辉煌。

杨炯虽然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,但他的诗却没有流传下来多少,现仅存34首,其中《从军行》较好为大众,被视为杨炯的代表作。

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下这首诗:

从军行

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

牙璋辞凤阙,铁骑绕龙城。

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

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

注:

1.从军行:为古乐府曲调名,多写军旅生活。很多诗人都写过军行,比如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也非常有名。

2.烽火: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。西京:长安。

3.牙璋: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,分为两块,相合处呈牙状,朝廷和主帅各拿半块。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。(像大家熟知的“信陵君窃符救赵”,信陵君不就是从魏 王那偷来半块虎符么。)

凤阙:阙名。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,所以用凤阙代指皇宫。

龙城:又称龙庭,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。汉时匈奴的要地。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,曾在此获胜。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。

4.凋: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,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

5.百夫长:一百个士兵的头目,泛指下级军官。

这首诗一洗齐梁诗歌的脂粉气,于初唐诗歌的绮靡浮丽中横空出世,塑造了一个投笔从戎,出征边塞的书生形象。一二句写,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西京长安,书生的心中激愤不平,毅然弃书从军,远赴边关保家卫国。书生虽是文人,但也是男人,也有满腔热血,一颗报国之心,革命先驱邓拓把这种心情写得尤其形象“莫言书生空议论,头颅掷处血斑斑”,可以很好的解答杨炯当时的心情,同时这二句又巧妙的交待了整个事件的背景,战火纷飞,国度兴亡匹夫有责。

较好句“牙璋辞凤阙”,描写军队辞京,诗人用“牙璋”、“凤阙”两词,典雅而稳重,既说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,又显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。较好句“铁骑”、“龙城”相对,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。一个“绕”字,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战局。

五六两句“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”开始写战斗。但却没有从正面入笔,而是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。“雪暗凋旗画”,从人的视觉出发;“风多杂鼓声”,从人的听觉出发:两句诗,一写声一写色,形象生动极具代入感,读之宛如身临其境,将士们在战鼓声的激励下,冒着风雪同敌人搏斗的悲壮场面好似就在眼前。

诗的比较后面: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”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,是谓千古名句,世代流传,激励了无数文人墨客。这首短诗,写出书生投笔从戎,出塞参战的全过程。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,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,可见杨炯的文学功底。虽没写出这场战争的比较后面结果,读者却感觉到了胜利——这又是从比较后面两句体会出来的。“言而有尽,而意无穷”(苏轼),给人留下了无限想像的余地。

王国维先生在《人间词话删稿》中说:言气质,言神韵,不如言境界。有境界,本也。气质、神韵,末也。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。认为气质、神韵,乃至于技巧、细节,其实都是派生的,只有境界才是根本,作诗是如此,人生也是如此。

夏昆老师在《唐诗的江山》中写道:人生较好怕的就是境界狭窄,气象狭窄,居于井底往往还自得其乐,寻章摘zhāi句,如同庄子笔下的鹌鹑、麻雀,满足于在树丛中飞翔,却还嘲笑高飞的大鹏,认为后者是没事找事,自讨苦吃。庄子感慨地说:“小知不及大知,小年不及大年。”这里的知与年,其实也就有境界的含义在里面。而拥有大境界者,才能水击三千里,扶摇直上九万里,走出凡庸和狭小,走入宽广和宏大。

杨炯和其他三杰,用自己的主张和诗歌为唐诗打开了境界的大门,使唐诗终于走出了贾宝玉脂香粉浓的大观园,走入了盛唐气象,于是,经过宫体诗的波折之后,杨炯用自己的诗歌重新还给了唐诗一个男儿身,也还给唐代三百年诗人一个男儿身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qm100.com/zhzs/1700522096364168.html